2021年9月29日 星期三

【环球报资讯】南锣鼓巷,最赋老北京风情的胡同

时间:2023-05-08 12:12:31来源 : 好手信

最赋老北京风情的胡同


(资料图片)

如果要评出北京知名度最高、最赋有老北京风情的胡同,非南锣鼓巷莫属。绝无仅有的北京胡同原貌,趣味盎然的北京风情店铺,构成了南锣鼓巷的独特魅力,成为北京古都风貌中一块保存完整的“碧玉”。

今的南锣鼓巷俨然成为知名的商业旅游区,来北京的旅客都要到这里打卡拍照、感受老北京风情、享受阳光与美食。诸如端午、五一这样的三天小长假,南锣鼓巷的游客能日达10万多人,胡同里每天人流熙攘,客流从上午一直到深夜,是北京营业时间最长的景区。

名字的由来

南锣鼓巷位于交道口东大街南侧,于元朝修建而成,曾是元大都的城市中心,至今已有740多年的历史,是现今我国唯一完整保存的元代胡同,也是北京最古老的胡同。

从北魏开始,中国古代居住组织出现了“坊”,元大都规划设计时延续了里坊制,全城分为50坊,坊与坊之间是宽阔平直的街巷。明朝时将北京划为28坊,两坊合并称“昭回靖恭坊”,南锣鼓巷便在其中,当时称“锣锅巷”。到了清代,乾隆十五年谐音改称锣鼓巷。锣鼓巷以鼓楼东大街为界,其北称“北锣鼓巷”,其南称“南锣鼓巷”。

南锣鼓巷延续着元大都棋盘式的城市建筑格局,北起鼓楼大街、南至平安大街,全长780多米,东西各排列8条胡同,呈鱼骨状,俗称蜈蚣街。从南向北,西面的8条胡同是福祥胡同、蓑衣胡同、雨儿胡同、帽儿胡同、景阳胡同、沙井胡同、黑芝麻胡同、前鼓楼苑胡同、后鼓楼苑胡同、南下洼子胡同等;东边的8条胡同是炒豆胡同、板厂胡同、东棉花胡同、北兵马司胡同、秦老胡同、前圆恩寺胡同、后圆恩寺胡同、菊儿胡同。

这些胡同在元朝时没有名称,名称是明朝以后逐渐演变来的。比如菊儿胡同,明代叫局儿胡同,后来改称橘儿胡同,清代宣统时才称菊儿胡同,后延续至今。

古建筑与名人故居

明清两代,南锣鼓巷都是大富大贵之地,王府豪庭数不胜数。到如今,这里还保留着许多古建筑和名人故居,各种形制的府邸宅院多姿多彩。

洪承畴故居

洪承畴是明末著名将领,从小异常刻苦,是万历四十三年的举人。洪承畴本是明朝重臣,松锦战役失败,被清军所俘。降清后,成为清初的开国功臣,对于清朝的统一、社会安定、经济发展、民族和睦起了十分重要的作用。

婉容故居

清朝末代皇后婉容在这里出生,并度过了她无忧无虑的少女时代,故居的大门面宽三间,相当气派,并配上了上马石和下马石,这在当时是宅邸主人身份的标志。

僧格林沁故居

僧格林沁是清朝晚期名将,庄敬和硕公主嗣子,参与对太平天国、英法联军等战争,军功卓著。最初僧王府只是一个平常的郡王府,后经不断扩建逐渐形成几乎占据了整条胡同的亲王府。

蒋介石行辕

这座府邸中西合璧,既有中式的亭台楼阁,也有西式的小洋楼,在老北京风情十足的南锣鼓巷别具特色。新中国成立以后华北局曾在这里办公,刘少奇、聂荣臻、董必武等老一辈革命家都在这里工作过,后来还曾作为南斯拉夫大使馆的办公地点。现在是非开放单位谢绝参观,但仍然看看外观感受不一样的建筑风格。

冯国璋故居

这座故居建造于咸丰年间,已有200余年历史,最初是清朝大学士文煜的府邸和花园。院落原貌保存较好,大门是标准的广亮大门,这在当时的建筑规制中仅次于王府,是高品级官员府邸的标配。门口的上马石和下马石也存留至今,标志着主人显赫的身份。 

茅盾故居

茅盾故居的大门是个如意门,在北京胡同的普通民居里很常见,门内是标准的二进的四合院,一进门的影壁上镶嵌着大理石匾额,上面的大字是由邓颖超女士亲手题写的"茅盾故居"。

南锣鼓巷虽然经过了时尚大变身,但这里的古建筑保存得很完整,整个街区的格局也始终未变简直是时尚和传统的完美融合。走进任何一条胡同,繁华都会在不知不觉中褪去,灰白色的墙面,留下人们对时光的记忆。

人气网红美食店

古建筑门里是古老中国胡同的往日尘烟,门外是现代帝都百姓的热辣市井。来南锣鼓巷,还有各色不可错过的现代网红美食店。

烈火鱿鱼王与多数鱿鱼油炸、烤做法不同,是把鱿鱼放在底料锅里煮,没有油腻之感,味道也很特别;菊儿人家的卤肉饭有妈妈的味道,卤肉香软入味,酱香不浓不腻,米饭不粘不干。

泰式奶茶口感非常好,并且物美价廉,大多数只要10块;咖喱味特别正宗,浓浓的咖喱汤汁恨不得一口喝下,百吃不厌;吉事果是用小麦粉糊糊捏成条,放在油锅里炸成金黄色,再淋上冰淇淋做成的美味,不愧为南锣鼓巷十大美食之一。

部分图片来源或改编自互联网,

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,

侵删请联系

关键词:

(责任编辑:黄俊飞)

推荐内容

Back to Top